这就是我们西凉的出路吗?
当西凉出现的不只是武夫,还有无数文人墨客,到那时就不会如此的被动。
等到那时,我们也有人帮我们宣传,不再会默默无闻的在西凉呆着。
当初他叔父、张奂、还有段公,三人被称为凉州三杰。
听着很舒服,可内心中的苦涩又有谁知晓。
你这等战绩,却只能是凉州三杰,若是关东世家的,那都得是大汉三杰了!
皇甫嵩越想越兴奋,他又看向一脸微笑的段攸,可心中又隐隐的有些忌惮。
这小子才还是弱冠之年,现在已经整顿了西凉、益州两地。
现在更是布局洛阳,甚至布局天下。
若再让他折腾几十年,他们武威段家,不会是下一个袁家?
段攸看出皇甫嵩那一闪而逝的担忧,他先是端起茶杯,又将杯中加了少些的石蜜,慢慢品尝起来。
见皇甫嵩已经恢复平静,段攸这才轻声说道。
“将军可知我为何一直让我大兄占在敦煌不走吗?”
皇甫嵩有些困惑,这浅显的道路我不明白吗?
你还不是在意通商西域的暴利吗?
他随即又将这想法摒去,又慢慢思索起来,西域有什么,不毛之地啊!
他想不通,段攸的意思,可隐隐感觉里面有些玄妙。
段攸看皇甫嵩没有看透自己的布局,心里也是有些窃喜。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眼界,他们只知中原的繁华,没有扩张的野心。
“当初我成为临羌县令,接收一批又一批俘虏,我那时真想把你和董卓弄死!”
听着段攸这话,皇甫嵩不由的尴尬,他也没说话,继续听段攸叙说。
“可我后来慢慢安置俘虏,我将临羌以西的土地慢慢占有。”
“又与西域通商,我渐渐开拓了眼界。”
“这个天下,不止有我大汉,还有西域三十六国,甚至更远处还有无数的土地。”
“我们这些精英全都在中原大地内斗,为了十余良田可以大动干戈!”
“为了万亩良田,都会绞尽脑汁,将对方灭族!”
听着段攸这诉说,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