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青山叠嶂,被夜色逐渐吞噬的晚霞,随风而动的暮云尽收吴佶眼底。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还真是契合当下的风景!”
吴佶突然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靠近,转身望去,一位山羊白须的老者凌空立在他身后不远处。
“老先生您回来了。”
“嗬嗬嗬嗬,回来了!
没想到你这小家伙还挺有雅兴,很喜欢古诗词?”
伍君一手负后,一手捋着长须笑容和煦。
“很喜欢,我觉得我们华夏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词在文化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细细品味。”
伍君微微颔首,笑道:“看来咱俩还真是兴趣相投啊,那吴佶小友觉得‘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怎么样?”
吴佶略作沉思,笑道:“老先生才学渊博,引用的萧闲老人的诗句比起我刚才那句要更契合此时此地此景。”
伍君看了看吴佶,这次没有点头,只是不停来回捋着长须,笑得更加开心,宛如遇到了知心好友一般。
“知道蔡松年自号萧闲老人的人不多啊!
吴佶小友的知识面涉猎甚广,如此年纪,不错不错!”
“老先生见笑了,我就是记性比较好而已。”
伍君对吴佶的自谦不置可否,依旧笑容满面道:
“那你应该也对蔡松年的事迹有些了解咯?”
“仕途畅通,官拜右丞相,封卫国公,后追封吴国公,卒谥‘文简’,算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诗人吧。
不过比起他,我好像更喜欢南宋的文山先生一些,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次都能让人慷慨激昂。”
吴佶说着说着就抬起头,望向了碧落苍穹,暮霭沉沉。
伍君目不转睛的望着吴佶,似乎能从这位年轻的小友身上看到一些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深沉,但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候,似乎也能想得通了。
家国情怀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年龄界限这一说!
“如今的蓝星,将迎来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但同时也将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