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如此一来,人们不禁猜测,朱海是否成了董超的替身,才惨遭不幸?
倘若真是因为在漆黑的夜色中,凶手一时认错了人而贸然开枪,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连串令人费解的疑问。
凶手为何会将目标锁定在董超身上?要知道,董超从事刑侦工作多年,期间必然树敌众多。可是,这些人与其他受害者——张福贵、马福林,特别是巴彦县的贺瑞忱之间究竟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呢?
更为诡异的是,凶手又是如何得知董超会在今晚归家的?难道只是巧合吗?如果他当真首次来到董超家门口,便恰好撞上前来拜访的朱海,这样的概率实在微乎其微。
但若他并非初来乍到,而是经过多次精心策划的踩点,那么,他究竟为何会犯下如此离谱的错误,竟然将朱海误认为是董超呢?难道说,这位凶手对于董超本人其实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吗?
毕竟,如果凶手真心想要置董超于死地,必然会对其展开紧密追踪与监视。在此期间,凶手理应不难察觉一个重要细节——董超由于频繁前往基层开展指导工作,几乎从未选择过骑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返家,而每次归家均由单位所配备的吉普车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