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宗师们急了,都想知道,没想到成为五气朝元,居然也有三六九等一说。
老天师略一犹豫,不过还是道:“气功内丹术术语:其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五脏真气聚于上丹田。《性命圭旨》中提到“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此谓五气朝元,皆聚于顶也”。另一种说法是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金丹四百字·序》中说“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
这可以说是不传之秘了,不过说一说也无伤大雅,而且在这里,他总感觉会得到更大的机缘。
说了,也无所谓。
“金丹?”
“是的。”
老天师点点头。
“总之,五气朝元之要在于收摄身心,心不外驰,情不逐物,达到此境界后,身心内外、天地人物皆安于“中和”本位,平时的感觉和思想会自然消失。五气指的是心、肝、肾、肺、脾这五脏之气,普通人的五脏之气散居于五行所属之位,未能形成统一聚合能量,为超越此局限,道教内丹家经过实践与体验,提出五气朝元说,唐末五代以来,道门内丹家对此有诸多解释,但至《性命圭旨》一书才给出较系统阐述,并绘制五气朝元图谱,该书从生命发源问题入手,指出凡俗之人五常(五行)异地而五方异气的情形,进而说明修行之人合炼五气使之朝元的可能与方法门径,认为“金德之四气与水德之一气汇通而成五,木德之三气与火德之二气汇通亦成五,中央自有五气,相聚,四大安和,五气则朝元而聚于顶。”
五气朝元难度极高,特别是现在灵气稀薄,修炼难度越来越高。
不像是古时候。
老天师突然反应过来,看向全真教道:“全真所修,可是上等五气朝元之法?”
他的勉强算是中上,但还有上等。
全真教的大宗师高呼一声无量天尊后,点头道:“道教修仙技法:通过修行打通任督二脉,身体的五气归集到脑海,从而去除人间烦恼达成无忧无虑的“神仙”境地。道教以修至三花聚顶、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