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娘便重新有了家,孙教谕的日子就这么平静而幸福地过着。
直到有一天,县学来了位小学子,名叫陈少杰。
这孩子的出身比较特殊,虽然身份文牒上是上杭当地一个孤家老人收的义子,在县衙办了户籍,有了考入县学的资格。可孙世明后来获悉,这孩子的母亲在醉心楼做事,求了花娘帮助,才为儿子争取到读书的资格。
后来那孤家老人便过世了,陈少杰为其送终之后,并未贪那老人留下的两间屋子,将那屋子变卖后得的钱捐给了县学。
孙世明也没客气,收下了那笔钱,作为对贫困学子的资助。
也就是在收这笔钱后,孙世明第一次见到陈少杰的母亲。
孙世明向来偏爱品性高的学子。在他看来,学识是其次,好的品性才是为人根基。他希望这世上像孙家那些贪财无情之人少些,像养父母、姚芷那般的善人多些,百姓们的日子才会更和谐美好。
见陈少杰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大度,孙世明对他的那位在醉心楼做事的母亲多了几分好奇,想知道这样的孩子是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于是,他去了醉心楼,以关注学子,与学子家人沟通的名义请花娘引见陈少杰的母亲。
县学教谕多少也有几分薄面,花娘没有推辞,让人去叫来玥姨。
见到这位四十来岁的妇人的第一眼,孙世明不觉怔住了。
如果她脸上没有那么多的皱纹,光滑圆润一些;如果她的头发再黑些,挽个朝天髻;如果她换一身衣衫,再打一把伞……
那岂不就是他深深牢刻在脑中多年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