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地想起这位曾经在风浪中引领家族航向的舵手,想起他年轻时那些轰动一时的壮举,以及那些由老者亲手制定的、至今仍指引着家族前行的策略。
“传令下去,全力启动离水法阵,运转回声法阵,加速航行……近日大秦王朝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时刻,即将迎来重大的挑战,我们郑氏的船队也需更加谨慎行事,切勿给他人留下可乘之机。”
冥想了一会儿后,老者的声音再次响起,童子应声而退,转身迅速沿着桅杆飞身而落,来到了船舷一侧的传令台,手中黄旗一挥,一串清脆的哨音划破晨雾,传遍了整艘巨船。
随着命令的下达,舱室之内的船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各司其职,有的攀上尾部的另一根桅杆,向着其余的行船传递信息,有的奔向船舱深处,用真元调节着回声法阵的精度,以避开一切潜在的危险。
铁甲巨船在法阵的作用下,劈波斩浪,逐渐加速,船身两侧的水花被高速切割,激起层层白沫,原本笼罩在周围的晨雾,也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撕扯得支离破碎,显露出更加辽阔的河面与远处模糊的山影。
……
几乎同一时间,远在万里之外、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赵青与夏弥乘一叶陶舟,悠悠自楚都郢之南的水门缓缓驶入。
之所以是陶制的船只,而非赵青往常最喜欢的冰舟,其实是她清早听到赵一、赵四试探性地用灵犀玉符广播了些运用真火、炼制剑胎的经验,并随意试了几手火法,用河底淤泥炼成了件舟形法器。
由于本就存在“仿古陶瓷”这一种类,这条陶舟经过釉色处理、木纹雕饰,不同于冰舟的晶莹剔透,在外观上跟木质船只已经分不出差别,却更易承负符文之力,也算是开创了此世一个新的品类。
大江浩渺,环抱着这座古城,两岸绿野千里,稻谷飘香,一派丰饶景象。沿途,码头与港口繁忙,大楚王朝的兵船威严,商船穿梭,共同见证了这片水域的繁荣。
随着陶舟逐渐靠近那座最为高大的城门楼,通过了护城河外围控制水位的万钧铁闸,郢都花费百年时光精心筑就的城墙轮廓愈发清晰。
高墙内部以层层铁榫加固,厚逾十数丈,或许是这世上最坚固的城防。
天色虽阴,却无雨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