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东立、禾州和水泉三地的联合申请,清阳市组建了协调小组,一切对上工作都由这个小组去进行。这也是荆涛没有急于过问这项工作的原因之一。
认识张维后,荆涛不但如张维所愿,不着痕迹地给他跟郑玉德搭上关系,张维很感激荆涛,唯一能跟荆涛交换的就是提拔并重用了他的同学王占生。
说起王占生的提拔,的确有些过快,但荆涛给张维灌输了一个理念,那就是“用人也要只争朝夕”。
这个理念,是源于郑玉德对人才的使用上。
非常时期,就要行非常之事。郑玉德空降到清阳,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他工作作风稳健,手段凌厉,在处理多名问题干部的同时,大胆使用人才,这其中就有林长虹和荆涛。
林长虹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在对荆涛的使用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点,只有荆涛自己清楚。
荆涛的确有意向张维推荐了王占生,那是因为他了解王占生的为人,更是看好王占生的敬业和恪尽职守的良好职业素质,这种人,给他一个平台,他就会兢兢业业履行自己的职责。加上当时王占生累病这件事,才有感而发向张维推荐了王占生。
张维不会放过这个报答荆涛的绝好机会,所以,在对王占生进行一系列的组织考察后,将王占生由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
按说这个套数是合乎组织程序的,别人说挑不出什么毛病的,但从政府副职直接跳到党委正职,这多多少少还是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
人在官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圈子,但也不能过分依赖甚至去经营圈子,许多人都是成也圈子败也圈子。即便你不想入圈,某种程度上也会被人圈定的。
荆涛来到清阳后,除去工作中接触的人之外,他几乎从未主动去结交什么人,因为他懂得,最该结交的就是你的领导,最该经营的圈子也是你的领导,即便大家有目共睹,那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大家都这么干。
跟领导走得近是情理之中的事,试想,谁不想跟自己的领导走得近?跟领导走得近,不完全是人身依附,是为了给自己工作的辖区争取更大的利益,当然,也有为自己荣誉加身的目的。
干了最后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