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代晋 > 第四八零章 成败(2/5)
样的人怎会因为一些私欲而被自己围猎。那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会成功的。

    最后,还是在谢安口中,李徽得到了一丝蛛丝马迹。谢安说,王猛此人,在秦国当政,推崇儒学,鄙夷清谈之人。说曾听桓温谈及此人,当年桓温进军灞上之时,王猛来见。他口若悬河,对大晋士族盘踞,左右朝廷局面,对大晋士族为贵,排斥寒门小族甚为不屑。说唯有推崇儒学,脚踏实地大晋才能中兴。

    谢安还说,当初桓温邀其入帐下效力,许之以高官侯禄,但王猛却拒绝了。王猛的理由很简单,大晋不是他能施展抱负的地方。

    谢安说,王猛喜好读书,曾派人来大晋请求抄录书籍,但是被大晋拒绝。大晋上下认为,中原经史子集怎能为胡贼所用。即便王猛的态度恳切,也被严词拒绝。

    由此,李徽对王猛做出了一个判断。这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想要实现其志向之人。他不在乎是秦国还是大晋,哪一块土壤适合他,他便为谁效力。

    他是这个时代少有清醒的人,他知道路该怎么走,知道在大晋这样的政治氛围,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他也知道大晋的种种弊端,并且在秦国的治理实践之中规避和摒弃了这些弊端。

    这样的人,用什么金钱权力美女之类的手段围猎他是绝无可能的。这样的人唯有另辟蹊径,用另外的办法才能投其所好,才能让他认同。

    李徽的决定是,赠予他想得到却没能得到的书籍,这或许才是他最珍视的东西。但是绝不能拿赠书的行为作为交易的条件。这只是得到他的好感,以及进一步交流的敲门砖罢了。

    王猛这样的人,是极为聪慧和敏感的。他会防备自己的一切围猎行为。所以李徽要做的不是借此去向他提条件,而是要真诚的态度,打开格局,跳脱身份的束缚,去谈论大势所趋,去谈论历史的变化,去肯定儒学治国的成就,去赢得王猛的共鸣。

    如王猛这样的人,是站在时代顶尖上的人物。他们最缺少的便是和同等级之人的交流,他们的想法无人能懂,所以他们其实是渴望被人理解的。从此处下手,不但能够超脱国家之间的恩仇,超越此次出使的目的,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真诚和眼光,让他无法轻视自己。

    唯有建立了这样的一种对等的,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