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代晋 > 第一零八七章 借道(2/4)
高隆。我听了付之一笑。想你弘农杨氏,当年南逃归附我桓氏,苟全性命,得我桓氏庇佑方有今日。你弘农杨氏的底细人所尽知,不过是中原一小族耳,何来地位高隆之说?尔等如今所为,岂非忘恩负义之行?何况出言威胁于我?”

    桓玄的信上还怒斥了杨佺期的德行。

    “昔日出兵助力王恭之时,你提前撤兵,以至于联盟崩溃,功亏一篑。率先惧逃的是你杨佺期,你何来颜面指责于我?司马道子派人去豫州同你交谈,你便乘机退守梁州,令荆州暴露于外,此乃又一次背叛我等。我无奈之下,方于江州募兵以自保,今日你却以朝廷之旨指责于我,欲兴兵伐我,何等厚颜无耻。你兄杨广乃无能之辈,南蛮校尉之职慢说是朝廷所授,便是我兄夺之,也是情理之中。你兄杨广屡战屡败,激起巴獠之变,我桓氏出面方可平定,他的能力不足以担当此职。我桓氏取之也是天经地义。你当反躬自省,自惭羞耻才是,焉有颜面怪责于我?你要出兵伐我?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尽管放马过来便是。”

    桓玄不但写了这封措辞强烈,充满了羞辱和指责的回信,还将送信的使者打了二十鞭子撵了回去。

    十余日后,杨佺期得到了这封回信,其愤怒可想而知。若桓玄说的话全部是假话倒也罢了,偏偏许多事确实如此。弘农杨氏南渡之时,确实是关中小族。只是自诩为关中贵胄,认为比之其他大族更有地位,这是杨亮一直强调的事情,也为了抬高地位,得以立足。

    当初杨亮杨广攻打仇池,确实被打的落花流水,大败而归。此事被引为奇耻大辱。朝廷要杀杨亮父子,确实是桓温顶住压力,宽恕了他们。这些都是事实。

    但在杨佺期看来,兵败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罪过,杨家父子为桓氏当牛做马,苦活累活都干,几次西征都是杨氏作为先头兵马,这已经报答了恩情。

    至于出兵助力王恭之事,正是因为桓玄前往相劝,自己才出兵。事情最后搞得一地鸡毛,本来就让自己恼火之极。出于自保和利益的考虑,自己决定退守梁州,这也是基于利益的最佳考虑。现在居然被称之为背叛之举。

    杨佺期的恼怒可想而知。他和桓玄之间已经不再是父亲杨亮和桓温之间的关系。桓温死了,桓氏没落,对父亲杨亮而言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