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燕军便顶风冒雨投入了筑坝的工作之中。慕容垂认为要抓紧这下雨的天气,土坝筑好之后,蓄洪更快,会更好的节省时间。
他也拒绝了慕容宝等人提出的,趁着阴雨天气攻城,让对方的火器难以发挥的建议。慕容垂认为,彭城的战事是雨下的突然,令东府军没有防备。当真攻城,对方必有保护火药不受雨水淋湿的办法,毕竟是以逸待劳,手段还是很多的。与其去赌一赌雨水天气对火器火药的影响,不如抓紧筑坝,将水攻之计进行到底。
慕容垂也并不担心筑坝的事情被对方侦查到。对方若是洞悉了自己的意图更好,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应对。他们无非有两种应对之策,一则是派兵来攻,搞破坏。而自己恰恰希望他们出城主动开战,他们敢这么做,则正中下怀。二则,对方知道水攻的厉害,主动弃城逃走。那也很好。拿下临沂打通通道本就是目标,兵不血刃的占领临沂,便可为往北徐州其他郡进攻建立跳板,达到战略性的目标。二者都是可以接受的。
筑坝的进度非常快。数万人搬运土石泥包,堤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伸。只三天时间,已经筑起了高丈许,宽两丈的巨型土坝。第三天,在堤坝中间的位置,用数十个巨大的木笼装满巨石推入豁口进行填充,成功完成了截留。
这之后,便是迅速的加高的过程。整个堤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层层的加高。数十层泥包垒砌在一起,中间以原木进行串联加固。下方打下了数以百计的斜撑进行支撑。
虽然泥包之间有些水流渗流出来,中间豁口位置有大股的水流激射奔涌,但这并不影响蓄水的迅速增高。这不是什么百年大计,只是为了临时阻断水流的设施。需要的不是稳固如山,而是仅仅蓄水断流而已。
第六天,整个土坝在五万多人的突击建设下迅速完工。高约四丈的巨大堤坝拦截了水流,水位开始迅速上升。只不过两天时间,水位已经淹没了上游三四里的地方。
两侧的堤坝上水位已经爆满,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往外漫溢。燕军在南侧堤坝上进行了大量的加固工作。将堤坝堆高了数尺,让整个区域的蓄水量更大。
由于沂水的封堵计划失败,慕容垂希望有足够的水量淹没临沂。为了防止功亏一篑,他不断的要求加高南侧堤坝,增加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