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绗?袱鐧句簩鍗佺珷锛氱珛flag(1/2)
    谢完座师,剩下没几天也就殿试了。

    虽然是殿试,但却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辛苦准备推敲文笔。

    殿试都是当场发挥,以策论为主,无论问理论还是实务,其实主要还是依据当前的朝局形式来回答的。

    谁要是真的傻傻答儒家经义,反而要落下风的。

    所以,当前朝局形式是怎么样呢?

    作为涉世未深的读书人,光靠自己闭门造车,盲人摸象是不成的。按惯例,得有几次聚会,拜访朝中重臣,等等。

    不会来事,还怎么押题参加殿试呢。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积极于殿试,特别是三甲里面那一堆躺平的。殿试又不罢黜人,所以,只需要躺平即可,且看他起高楼就是了。

    这也是士子们拉拢同年抱团的好时候。基本是大多数有点政治理想的,还是很乐意相互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的。

    宋应昌原本是不想出来凑热闹的,因为自从李春芳那里自己发飙后,大家都有点躲着他了。

    因为,全场都害怕宋应昌再说出个经典方法出来,然后不仅把大家羞得脸上无光,而且事后再提这类事,自己就毫无发言权了。这让人怎么受得了。

    能看颜色的宋应昌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迅速滑向人憎狗嫌的境地。只是王锡爵,申时行,高允升,余有丁等人一再过来搅扰,只好硬着头皮一起去参会。

    “不知宋兄,有何志向呢?”很显然,不服气的士子们在大家一轮慷慨陈述后,马上又拱火宋应昌。

    前面有说什么为大明生,为大明死,为大明奋斗一辈子,生完小孩继续为大明奋斗一家子的。其余的话其实都差不多。

    虽然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经把读书人的志向推到极致。但事实上,当代的年轻人总是能整出点接地气的新花样来表明立场。

    “李阁老前日赐字“不忘初心”,不如这样,我等借此机会,将各自志向写下来,刊印成册,人手一份。以后为官也好实施鞭策砥砺自己,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四十年后我们再聚会校对,看看各自有没有实现今日之志向可否?当然写志向最好也写下志向的评价条件,这样方便同年们相互监督。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