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翻阅了李标和毕自严的联名奏章。
这道奏章虽然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却比王承恩写的要专业的多。
随后崇祯又拿起一份奏章,意外地发现,竟是皇嫂写的。
皇嫂居然还会写奏章,这就离谱了!
并且通篇都是对叔父的赞誉之词……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合上奏章,崇祯的眉宇间,透着怎么也掩饰不住的亢奋之色。
不愧是叔父,又是大手笔!
税制问题,这可是构筑大明万世之基的大政啊!
民富国强,开创千古未有的盛世,朕将成为超越太祖、成祖的盛世明君!
见崇祯半晌没有开口,温体仁忍不住问道:“陛下,可是江南有变?”
崇祯不动声色地说道:“无事。”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孔贞运问道:“陛下,这经筵还要继续吗?”
崇祯看向顾锡畴,“顾卿刚才讲的是什么?”
刚才白表演了……顾锡畴满心幽怨,奏道:“臣刚才讲到,孟子曰: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
崇祯打断他的话,“何意?”
顾锡畴老老实实地答道:“对于市场,只对作为仓库的宅舍收租而不对货物征税,天下商贾尽皆欢颜……”
崇祯追问道:“对商贾不征收赋税,朝廷平定内寇外敌的钱粮何来?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官员薪俸,又从何而来?”
顾锡畴不假思索地应答:“自有正额赋税。”
“那就是继续对百姓横征暴敛了?”
崇祯冷哼一声,顾锡畴不能答。
“张口仁政,闭口爱民,原来你们所说的‘民’,并非是百姓,而是士绅、富商。”
“满腹经纶,词章华丽,于国于民,却无半分用处!”
崇祯‘呵’地一声冷笑,起身拂袖而去。
孔贞运急忙问道:“陛下,这经筵……”
崇祯停住脚步,想了想,断然说道:“传谕文武百官,明日在奉天门开经筵,朕亲自来担任讲官!”
众官面面相觑。
经筵向来是大臣给皇帝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