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861章 杂交水稻,成!(2/4)
株。

    理论上,找到这种稻株的概率是1/5万—1/3万。

    光是寻找稻株,王象晋带着十几名助手,用了一年的时间,几乎找遍了整个江南。

    这是杂交水稻育种最关键的一步。

    然后是杂交组合实验,这一步,原本是最为耗时。

    后世袁神农和他的助手,前后花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

    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差点走进了死胡同。

    而这一次,由于某个开挂的道士作弊,王象晋走了捷径。

    他和他的助手们,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突破了这一难关。

    今天就是收获的时候。

    也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这一刻,万众瞩目。

    在无数双眼睛紧盯之下,一亩地的稻谷,终于收割完毕。

    接着王象晋亲自带人,将稻穗上的谷粒,用双手一粒一粒地脱粒。

    然后将脱粒的稻谷,现场进行称量。

    所有人全都屏住呼吸,伸长了脖子看着试验田。

    数万人的场面,一时竟是鸦雀无声。

    不多久,结果出来了。

    斤。

    由于稻谷中含有水分,再加上稻壳,出米率一般在70。

    (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这块试验田的亩产是1090斤。

    (明代一斤5946克,亩产相当于后世的1300斤)

    此时江南最好的水田,亩产也不超过三石,差不多是460斤。

    试验田的亩产1090斤,直接翻了一番还有余。

    这个数字还是相当保守的。

    (明后期,折今亩制,常年稻谷亩产488市斤,注意是稻谷,不是米。)

    王象晋依然不放心,又让人重新称了一遍,结果一模一样。

    “亩产……”

    王象晋深吸一口气,竭尽全力发出颤抖的声音:“谷10石,米7石!”

    场边依然一片寂静。

    众人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象晋又大声说了一遍。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