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674章 教堂要过火,圣杯要过刀,波西米亚人要换种(3/6)
变习俗简单多了。所以,一般来说,是宗教给习俗让路,而不是反过来。教会遇到的问题,也不是教义变化太少、太过死板;反而往往都是改的太多,灵活过头,导致异端频发了。”

    “而改变习惯,才是最难的。让一个地方的习俗变得更好,才是真正的教化。我们教会的‘教’,本来也应该是这个含义。”他摇摇头:“可惜,无论是中原还是我们这边,能做到的人都太少了。谁要是能成功实现,那么无论在哪个文明里,都可以算个圣人,足以被后世一直铭记了。”

    “一般来讲,民众日子过得越艰难,被欺压越严重的地方,教育水平就越低。百姓无从获取有用的知识,就只能依靠最简单的经验总结,躲避一切可能的危险,以求自保。这些习俗禁忌,就越牢固。”郭康想了想,说:“所以波西米亚那边,算是情况还好了。埃及的平民,反而要麻烦一些。”

    “我一直觉得,埃及这边的教育水平,要比欧洲整体都高不少呢。”脱欢说。

    “这倒是没错。但在整个地中海世界,教育水平这个概念,只能覆盖一小部分人。没法和中原一样,简单地用学者们的文教水平,估计当地的教育风气。”郭康摇摇头:

    “在中原,有劝学的传统。尤其是科举制出现之后,民间的教育基础,和高级文人的数量,一直有一定关联。文教兴盛的地方,从事学习的人,基数就比较大,考出来的文化人也会比较多。但在这边,绝大部分百姓的受教育情况,和这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没有关系的。想评估百姓的文化水平,可能还不如看基层的正规教堂数量,来的更准呢……”

    “至于波西米亚那边,是出了意外情况。”

    “他们那个国家,是卢森堡家族的主要根据地,所以,历代阿勒曼尼王,都会调动力量,进行建设。比如在欧洲,大学是给国王和贵族们提供顾问的重要组织,在教会里有很大的话语权。为此,之前的国王查理四世,就在布拉格建立了大学,来和巴黎分庭抗礼。”

    “由于得到了整个阿勒曼尼地区的支持和投入,布拉格大学规模十分庞大。在查理末期的黄金时代,据说有十一万学生在这里就读。哪怕经过内乱,到1408年的时候,依然有两百名博士和硕士,三百名学士,以及三万六千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