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科幻小说 > 天命在我 > 解文习武 “悯儿妹妹,请赐教!”……(2/4)
武国何愁不兴”商悯费解道。

    “我们如今用的这字,是从百圣临朝的年代流传到今日的,被称为篆文,虽复杂原始,但据说有沟通天地之能。可惜百圣的时代已然逝去,世上早没有圣人了,什么沟通天地之能多半是编出来的。”

    元慈有自己的见解,不急不缓地对商悯道“悯儿你可知道,当今凡是王公大臣之后,基本都对外称自己的祖先是某个圣人,就算祖先不是圣人,硬扯也要扯上点关系,如此得位才正。既然这字是圣人流传下来的,圣人之后当然要好好用着。上面的守旧不革新,下面的又忙着耕田种地,不通文法,字如何能变呢”

    商悯经姐姐这么一点拨就想到,文字不革怕不止是守旧的缘故,这文字也是上层阻断下层往上爬的手段。

    但她很快又想,朝鹿的小学宫是有平民之后的,武国的阶层晋升之路似乎没有被堵死

    商悯这么想便这么问,元慈当即细细答道“这政令是右相大人十年前担任司典一职时颁布的,武国各地书院不少,书院之中富家子弟居多,只因学生需得到七品官员以上的举荐信才能进,赵大人免了各地小书院的举荐做法,让普通出身的孩子进书院进得容易了些。”

    但也仅仅是进得容易了些。

    “司典”一职,顾名思义是掌管各种书籍,相当于图书管理员和教育部部长的结合体,属于正三品官。

    元慈还跟她讲共有九司,分别是司典、司马、司农、司律、司吏、司礼、司户、司工、司灵。各个官员各有其职,商悯大抵理解每个官员负责大致是什么工作就是这司灵,到底是主管什么光从名字也看不出来,元慈姐姐也没有细说。

    商悯嘀咕“我姑姑颁布这个政令,怕不是被骂得狗血淋头了吧不过我父王一定是支持姑姑的,不然这政令也推不下去。”

    从这一点看,商溯与赵素尘能当金兰兄妹是有原因的,二人政见相同,所走的是同一条路。

    “那是自然。”元慈道,“小书院的准入门槛降了,朝鹿小学宫也是。小学宫不比书院,能在这儿学习的要么学识过人,要么出身贵重。进小学宫不需举荐,只需通过考试和面试。”

    商悯愣愣道“这规则听起来好亲切。那当官也是需要考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