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椅子上,那位搀扶张说的护卫,和南墙处站立着的卫兵站在一起了。
李隆基向在东面站立着的白小荔挥手,示意她沏茶。李隆基微笑着向张说说:“张爱卿,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可突干果然再次突然开干,把契丹王李邵固杀了,带领契丹人胁迫奚人一起反叛大唐,投降了突厥。奚王李鲁苏被迫携妻子韦氏,和李邵固的妻子陈氏一起逃回大唐了。”
“陛下说臣料事如神就有些过奖了。臣只是根据可突干的凶残本性,和狡猾奸诈, 颇得契丹将士拥戴这些因素,与之前他来我大唐进贡未被以礼相待的因素相结合,推测他可能会带领契丹和奚反叛大唐。”
“朕觉得你有诸葛亮的才能。”
“陛下过奖了啊,臣哪里比得上蜀汉丞相诸葛亮啊。”
“朕已经令御膳房炒了几道好菜,现在大概已经送到花萼相辉楼二楼了,朕和你聊几句后,一起去花萼相辉楼二楼就餐。”
“臣谢谢陛下盛情款待。”
“朕想问你一件事,你要如实回答。”
“陛下有什么事要问啊?您尽管说即可,臣定当如实回答。”
“朕想从诸位皇子中选择一位皇子,担任河北道行军大元帅,总领十八路军马,讨伐契丹和奚。当然了这位皇子做的这个大元帅,并不会亲征,朕还会任命两位大臣做他手下的副元帅。你认为哪一位皇子,能担得起河北道行军大元帅的重任呢?”
张说略作思索后说:“陛下,臣认为忠王李亨,自幼聪慧过人,为人忠厚淳朴,做事沉稳,相对于其他皇子来说,是最合适的做河北道行军大元帅的人选了。”
李隆基说:“朕在忠王李亨和郯王李琮间犹豫不决,他们两人一个是老三,一个是老大。他们都遥领着西部或北部边疆的大都护,或节度使等职务。虽然这些职务,他们都没有去实际任职,都是由副职在各地实际任职,但是朕也让他们了解了相关边疆的形势,以及对各种事件的应对策略。既然你力挺忠王李亨,我也认为李亨更胜一筹了,他目前遥领的是单于大都护,朕再给他加一个河北道行军大元帅的职务,锻炼一下他吧。朕的皇子众多,也该让比较出色的皇子担当大任了。不然一个个像花瓶一样,在宫中晃来晃去的,也并不是什么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