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相信了皇帝给出的说辞,体量郭不敬身兼两职的劳累,不过极少数高官还是从中察觉出了端倪。
内阁首辅严嵩在家中办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茶会,邀请一众朝堂大佬,大堂内站满了三品以上的大官。
内阁次辅徐阶、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六部尚书,这样的阵容仿佛一个小朝堂,而严嵩在这里,与皇帝别无两样。
禁军教头的空缺诱惑实在太大,甚至连文官集团都有了心思。
要是拥有强大的武力支持,文官集团就可以摆脱颓势,凌驾于其他势力之上,拿回曾经的话语权。
自古文武不两立。
文官和武官相互倾轧已是常态。
虽然两侯一门两厂一卫之间也有斗争,可是在面对文官集团的时候,他们还是会站在同一战线。
自从朝堂上六大势力的格局形成后,文官集团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犹如乌云盖顶,压的喘不过气。
锦衣卫还好,在郑东流的掌控下,仅仅只是纠察百官,有时候处理一些作风不检点的官员。
而东西两厂对文官的打击从未停止过,但凡有所逾矩,轻则抄家,重则灭族。
那种脖子时刻被刀架着的感觉很不好。
读书人比不得武夫,动动嘴皮可杀不死人。
有时候他们会羡慕隔壁佛道两教,自从数十年前那场天地大变过后,和尚和道士就真的可以用嘴皮杀人。
“要说圣人,我儒家几千年出的圣人何其多,怎么就没个口含天宪的儒圣呢?”
“白白让那帮牛鼻子老道,秃驴和尚长了脸面,如今读佛经道经的人,比读圣贤书的还多,这像什么话?”
每念及此,严嵩就怒不可遏,当着众人的面,将手里的茶盏狠狠摔了出去。
“严相莫要气恼,大家还等着严相主持大局,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办法把禁军教头变成我们的人。”
次辅徐阶缓缓开口,语气温柔的像是个小媳妇儿。
严嵩点了点头,旋即问道:“诸位族中可有武艺高强之人能够胜任禁军教头一职?”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低头不语,漫长的沉默回答了严嵩的问题。
书香世家哪能出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