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中原。
但后世对于他的了解,似乎更多的是在词上,这让辛弃疾有些失望,他最终还是没能够完成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想到当今的天子,辛弃疾的内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现在的官家和之前的不同,他也曾经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如果,他在看到这个光幕之后,他的内心能够再次倾向于主战的话,说不定他们还有机会。
但同样的,辛弃疾也很担心现在的官家会不会因为隆兴北伐的失败,再也提不起北伐的念头,而且主和派的势力一直都占据着上风,这让主战的他们显得势微。
这样下去,他的恢复中原大计肯定会石沉大海,这不是他想看到的,不过他的身份太尴尬了,上面不会重视他,辛弃疾将目光放在了光幕上,如果官家看到这一幕会不会重用他?
而此时的赵眘看着上面的辛弃疾的名字若有所思,隆兴北伐失败后,再加上重臣一一去世,他的手里也没有什么可用之才,即使是想北伐,但奈何心有余力不足。
他手中的现在的人才基本上都没有多少资历,这让赵眘很是郁闷,他看着辛弃疾的名字,这人不仅词作的好,在军事上似乎也很强,想到现在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才能用,这人要是真的有能力的话,哪怕是个“归正者”他也不介意重用这人,只要他确实能力就行。
赵眘还记得自己的之前的评分85分,虽然看起来还算不错,但并没有9分,以光幕上对大宋的评价,这85分算是极高的,不过他有理由怀疑,是因为他主张的北伐而给他的高分。
他之后的皇帝,各个都是三点几,只有最后一个殉国的孩子给了点高分,这让赵眘很是无奈,他连一个优秀继任者也没有,后面的大宋也不是没有一些有名的人物,但奈何皇帝都没作为,他们大宋会被骂不是没有原因的。
想到之前被做成铜像跪着的那几人,要是有皇帝的跪像的话,他们大宋估计至少会上榜三个,这让赵眘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他将那些多余的念头甩出去,过去和未来他管不了,他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好了,让自己在历史上也不至于留下骂名。
【讨论帖:假如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关到一间密室之中,只能活一人的话,最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