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计算,年产十万吨聚乙烯的生产线,至少需要十八万吨的原油裂化裂解,低于这个原材料供应量根本不行。
而且一旦试验成功,那就是一批生产线在同一个区域持续上马。”
王所长有些失望:
“哦,原来我们想在上海建化工基地的想法是错误的。”
“也不能这么说,只是时机未到而已,如果我们的船运发展起来,完全可以利用国外的原油进行生产。”
蔡局长又说话了:
“王处长,我明白你这次来的目的了。”
王胜文摆摆手:
“蔡局长你并没有明白,我会跟王所长、陆总工他们合作下去的,只不过不一定在上海而已,这要看他们怎么跟化工部的人汇报了。
目前咱们国家的石油化工还停留在原油的分馏阶段,能把合成化工理论研究得如此深入的专家学者,可是不多啊。”
陆总工又问:
“王处长,根据你的研究成果,咱们能做出相应的设备吗?”
这次王胜文给了他一个明确答案:
“可以,因为我们就是做设备的。”
王所长也问:
“我们该怎么跟化工部汇报?”
“就说我们考察了你们的项目,提出了新的方案吧,至于有些技术文件,我必须亲自核查有关人员的身份,避免像攀枝花钢厂那样,技术一开始就有人提出异议,还出现了泄密的危险。”
蔡局长马上出来作证:
“我能证明王处长说的是真的。”
“王处长,你不去我们那儿看看?”
王胜文摆摆手:
“我就不去看了,五十年代的老工艺,看了也是这样。不过我建议,你们还是坚持把这个项目做完,把自己研究所名声做起来,这样你们的意见才能得到化工部领导的重视。”
王所长想了一会儿才说:
“好吧,等我们去了北京再和你联系。”
“好,那就对不住了,没能给你们想要的东西,不过回去我也继续研究,争取下次你们去,能给你们一个具体方案。
我还跟蔡局长有些话要说,你们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