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但是……
礼部尚书悄悄抬眸看了九皇叔一眼,认命地叹气。
九皇叔不是在跟他们商量,是在通知他们。
与其到最后被动接受,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不如主动请命,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由自己来制定科考规则。如此,还能为自家孩子,争取一些隐性的好处。
“可!”礼部尚书主动领命,九皇叔自是不会为难。
至于礼部尚书的小心思?
九皇叔也不在意。
人非草木,怎么可能没有私心,没有私情。
老大人们兢兢业业为朝廷为差,他们的子孙后代享有一些优待也是应该的。
就是他,也愿意把好的官职,给自己的心腹。
他都有私心有私情,又怎么能要求百官没有一丝私心与私情呢。
私心、私情可以有,但一切都要在规则之内,不得破坏规则。
就像他带兵一样,手底下将领给自己看中的人,乃至家中孩子更多、更好的机会,但想要往上升,只看军功,不看出身。
同理,不管是礼部尚书,还是哪位老大人,他们可以给自家子侄机会,甚至把最好的机会给他们,九皇叔也是允许的。但机会给了,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个人本事了。
就像他会给王子戎、谢三、宋宴和顾随最好的机会。让他们跟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大人身后学习,把他们派去最适合他们的地方建功立业,但若是他们没有本事,握不住这些机会,他们想要晋升也不行。还是那句话,机会可以给予,但想要晋升、想要身居高位,就得拿出真本事。
……
有贺相、六部尚书的鼎力支持,不管是重新制定对官员的考核细则,还是以科考的方式,为贫困县城定选拔官员,都顺利的展开了。
这次科考只为几个贫困县城,定向选拔县令,并没有说日后所有官员,都要用科考的方式来选拔,没有断大家入朝为官的路,朝廷的官员虽有小小的不满,但也不敢说什么。
而且,公示上也说的明白,这次需要县令的几个县城都十分贫困,资源也极为匮乏,普通官员没有办法改善当地情况。
为了能让当地发展起来,朝廷这才以科考的方式,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