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风格一脉形成。这说明东南亚农牧民族曾经从此进入广西地区,岩画的颜料一般是朱砂(主含硫化汞hgs,朱砂除了用于绘画,还是宗教仪式的辟邪之物),岩画是古人一种纪念祖宗的宗教仪式,也是古人标记祖先迁徙道路的路标。
东南亚农牧民族在广西及云南地区定居和发展成功后,农牧民族继续北迁,他们首先开发云贵高原上的农牧区,他们在金沙江南岸宜宾珙县留下大量岩画和悬棺,珙县岩画的风格与芭莱岩画的风格非常相似,说明这些古人属于同一个文化族群。这批古人类以泸州至重庆的长江南岸河谷平原和丘陵为根据地,在重庆地区度过长江,沿嘉陵江北上开发四川盆地东部,在该地区建立古巴国;另一支古越民族在泸州地区渡过长江,沿沱江北上进驻成都平原,开发四川盆地西部及青藏高原南麓等地区,在该地区建立古蜀国。因此巴人和蜀人是四川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他们都是古越人的后裔。
古越人完成对四川地区移民和定居后,大概在距今3万年至距今25万年之间,古越人对松潘高原、秦岭、秦川、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西伯利亚、北极、北美等地区展开迁徙、移民和定居,迁徙到这些地区古越人成为这些地区未来民族的先祖。
在阶段最伟大成就之一是,古越人在松潘高原和秦川地区,适应了高寒环境和北方气候,他们成功地发展了适应高寒环境和北方气候的新型农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功驯化和种植了青稞、大麦、小麦、粟、高粱等农作物,并成功驯化和养殖牦牛、牛、驴、羊、猪、狗、鸡、鸭、鹅等畜禽,最终他们发展为有别与巴人和蜀人的新民族——居住于松潘高原及河西地区的氐族;居住于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的羌族;居住于秦川地区及黄河河套地区的华夏族。
后来华夏族发展成东亚大陆领导民族和主要民族,在东亚大陆特别是黄河流域地区建立国家的统治阶层都以华夏族自居。因此,往下我们重点研究华夏族。
华夏族的族号我们在以上章节讲过,在此不再重复。按照中国的历史文献记载,华夏民族兴起于陕西秦川地区,发展壮大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从周朝开始,由于早期民族具有半农半牧的特点,因此他们要经常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