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正卿(荀林父)刚刚上任,难以集权;他的副手先榖刚愎自负。他们三军将佐矛盾重重,根本无法有效的调动军队。这场战斗一旦拉开,晋师必败!况且敌人的主帅只是臣子,而我们的主帅却是君主,君主逃避臣下,奇耻大辱!”
楚庄王听完后很不高兴,已有一些决战的冲动,领军驻于管地,传令孙叔敖改变行军方向,继续向北进军,还是担心晋军势力庞大,几番派使臣向晋国求和,荀林父、士会、赵朔等都同意双方握手言和,因为双方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却遭到了先榖、赵同、赵括等好战派的反对。晋国贵族们的矛盾公然暴露在楚国人面前。赵旃、魏锜二人早不满荀林父,以向楚军请和为名,假传荀林父之命,向楚军宣战,并至楚军阵前骂阵。赵、魏之流,在楚军阵前撒泼,激怒楚国将士。
楚庄王亲自带兵出营追杀二人,赵旃、吕锜见楚军已“上钩”,撒腿就跑。楚庄王怒不可解,继续追剿。晋元帅荀林父害怕赵旃、吕锜二人有失,派荀罃(智武子)接二人回营。
荀罃战车一过,疆场之上,黄土弥漫。潘党望见远处飞扬的尘土,以为是晋军发动了总攻,急忙派人报告:“晋师至矣!”
楚国诸将听闻晋军已经发起攻势,深恐楚庄王孤军深入,军中最高指挥官令尹孙叔敖下令:“进军!速速进军!宁可我们接近敌人,也不能让敌人接近我们!”于是,楚国主力大军倾巢出动,战车驰骋,军士狂奔,突袭晋军。
荀罃的那一小股部队一触即溃,荀罃被俘,楚军顺势向晋军大营杀去。晋国诸卿的争论依旧没有结果。荀林父还在犯愁,哨兵报告,楚军已不宣而战,已逼近晋营。晋军只是象征性抵抗了一会,面对楚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仓促之间,荀林父不知所措。
荀林父下意识就是开溜,在军中击鼓,向三军下达了命令:“撤军!率先渡过黄河之人有赏!”三军之中,中军与下军早就乱作一团,听闻元帅如此命令,慌忙向北撤退,至黄河岸边,楚军将至。幸亏赵婴齐备有船只,晋军将士抢夺舟楫,争先恐后,先上船者甚至将砍断后来攀着船舷之人的手指,其状惨不忍睹。
晋国的中军与下军都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只剩上军在士会、郤克、韩穿等人的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