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乱”。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以求自保。据说以忠直闻名的侍中嵇绍此时已对司马睿颇为赏识。
在洛阳时,司马睿仅官拜员外散骑常侍10
,所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琅邪人王导。王导出身北方头等士族“琅邪王氏”。他观察局势变化,多次劝说司马睿回到封国,以施展抱负。司马睿虽赞成王导的主张,但却难觅归国之机11
。
永兴元年(304年)七月,时任左将军的司马睿跟从挟持了晋惠帝的东海王司马越,参加了征讨成都王司马颖的战争。结果朝廷军在荡阴(今河南汤阴)被打得大败,司马越逃回封国,司马睿与惠帝以及诸王公大臣均被劫掠入邺。不久,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因得罪司马颖而被害。司马睿担心受到牵连,暗中逃出邺城,奔往洛阳。途中险些被黄河岸边的津吏捕获,幸得随从机智解救,才得以幸免。到洛阳后,他马上将家眷接出,回到琅邪封国。12
谋划南渡
永兴二年(305年)七月,司马越实力恢复。为操控朝政,他以西迎天子为借口,联络山东各方镇讨伐占据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临行前,他授司马睿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之职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为他看守后方13
。司马睿延请王导担任平东将军司马,凡有“军谋密策”,都听由王导规划14
。
这一时期,司马越弑君专权,愈加暴虐。王导等人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于是更加卖力地劝说司马睿出镇建邺。他还利用自己兼参东海王军事的便利条件,争取到了东海王妃裴氏的支持,从而使司马睿在永嘉元年(307)七月被任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之江南诸军事、假节,得以南镇建邺(今江苏南京)。
7
西晋灭吴以后,南方士族长期被排斥,仕进困难,对北人颇有敌视情绪。就在司马睿出镇江南之前,他们才联合消灭了企图割据江东的广陵国相陈敏7
。因此,作为素无名望、业绩的皇室疏属,司马睿想要在原吴国境内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政权,联络南方士族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事务。在王导的劝说下,司马睿派王导亲自去造访江南士族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