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贺循、顾荣,二人都应召而至。由此吴地之人望风顺附,百姓归心,“君臣之礼始定”。
在司马睿建立江东政权的过程中,王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对王导极其倚重,并把他比作为萧何。王导得以长居机枢之地18
,“朝野倾心,号为仲父”。琅邪王氏的兄弟子侄分别把持了重要职位。永嘉三年(309年)三月,王导从兄王敦成为扬州刺史,建邺更成了王氏的天下。7
据说司马睿南镇之初,仍喜饮酒,王导见后,常哭泣劝阻。司马睿答应王导的请求,在畅饮一番后,把酒杯扣在桌上,表达了自己戒酒的决心20
。他采纳了王导制定的“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方针,使之成为江东政权的基本国策7
。在这一方针引导下,司马睿相继招揽了纪瞻、卞壸、刘超、张闿、孔衍等名士进入幕府19
,号称“百六掾”103
。于是,一个以南北士族为核心的江东政权初步形成了7
。
立足江南
永嘉三年(309年),已在山西建立汉赵政权的刘渊前后两次派兵攻打洛阳。总揽朝政的司马越征调出身于吴兴大族的建武将军钱璯以及王敦率军赴援。钱璯到达广陵(今江苏扬州),畏惧汉赵军强盛,不肯前行。司马睿奉命催行,并威胁要以军法惩办钱璯。钱璯一怒之下,转而攻打王敦。王敦败逃建邺。钱璯遂公开叛乱,自号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立孙皓子为吴王,建立政权。司马睿派兵进讨,但因众寡悬殊,未敢交锋。次年(310年)三月,钱璯屡战皆胜,兵逼阳羡(今江苏宜兴),威胁建邺。这时义兴豪族周玘纠合部曲起兵,与政府军合力,终于将钱璯击灭。周玘此前相继主导平定石冰、陈敏反叛,加上讨平钱璯,已是三定江南。司马睿任命周玘为吴兴太守,还擅自特设义兴郡,以示对他的旌奖。擅设郡县一事,已体现出司马睿的独立性。
永嘉四年(310年)十月,汉赵新君刘聪征集大军进攻洛阳,洛阳重新告急。晋怀帝司马炽传檄哀告各地方镇发兵入援,但始终未见一路救兵到达洛阳。朝臣议论纷纷,要求迁都以避兵难。以镇东将军之职都督扬州诸军事的周馥从寿春(今安徽寿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