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2年),袭封琅琊王。永和年间,历任散骑常侍、中军将军、骠骑将军。升平五年(公元361年),崇德太后扶持下即位,年号隆和。在位时期,内部军阀斗争激烈。大司马桓温执政,几次兴兵北伐,虚耗国力。北方鲜卑慕容部日益猖獗,多次打败东晋,导致东晋走向衰败。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修习断谷饵药以求长生,导致身体中毒,不识万机,请求崇德太后临朝摄政。1
兴宁三年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安平陵。爱好书法,代表作《中书帖》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晋哀帝司马丕生于咸康七年(公元341年)。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受封为琅邪王。同年,晋成帝去世,本应司马丕登基,但中书令庾冰因害怕失去权势,遂以司马丕年幼为由,拥戴司马丕叔父晋康帝登基,改元建元。3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拜散骑常侍。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加中军将军。
升平三年(公元359年),任骠骑将军。4
登基为帝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五月,晋穆帝去世,皇太后褚蒜子下令说司马丕本来早就该登基为帝,他是皇室正统,如今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皇帝。于是司马丕登基。5
五月,司马丕登基后大赦天下,同时封弟弟司马奕为琅琊王。6
同年七月,将晋穆帝安葬在永平陵;九月,立妃子王穆之为皇后。7
隆和元年(公元362年)正月,前燕将领吕护、傅末波攻陷小垒,兵临洛阳。8
正月十三日,推尊生母亲周氏为皇太妃,进升琅邪王司马奕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9
四月,吕护再次侵犯洛阳。五月,司马丕派北中郎将庾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水军救援洛阳。七月,吕护军退守小平津。9
十二月初一日,出现日食,司马丕下诏表示要减轻严峻繁琐的赋税,周详地商议法令,全部遵循减损之要。10
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二月,改元并大赦天下。三月,司马丕生母皇太妃周氏去世于琅邪府,皇帝奔丧,诏令司徒、会稽王昱总管内外众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