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轨(公元254年~公元314年),字士彦,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人,西汉赵景王张耳之后,前凉开国君主(公元301年~公元314年)。22
张轨出身凉州士族安定张氏,自幼聪明好学,文雅端庄,深通儒术,深得中书监张华赏识。初授太子舍人,迁散骑常侍、征西军司。趁着八王之乱,割据凉州,平定张镇内乱,收容各地流民,拥戴晋愍帝司马邺,抵抗汉赵军队,翼护西晋皇室,封爵西平郡公。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张轨去世,享年六十岁,追赠凉州牧、侍中、太尉,谥号武穆,葬于建陵,曾孙张祚即位,追谥武王,庙号太祖。
人物生平
世举孝廉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是西汉常山景王张耳的第十七代孙。家族世代举孝廉,以专攻儒学著名。张轨的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1
,母亲为陇西辛氏。2
张轨年少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声望,姿态仪表文雅端庄,与同郡人皇甫谧关系很好,隐居在宜阳郡女几山。西晋泰始初年(公元265年),继承叔父恩荫的五品官。曾与中书监张华谈论经义以及政事利弊,深得器重他,认为安定郡的中正压制人才,对张轨言谈为人大为赞美,觉得他就是在二品等级里也是很优秀的。卫将军杨珧征召任用他为属官,授职为太子舍人,累次升任至散骑常侍、征西军司。3
河西霸主
张轨因为时世多灾难,便暗自图谋占据河西之地,为此占卜预测吉凶,得到六十四卦中的泰卦与观卦相遇合,便扔掉蓍草大喜道:“这是霸者之吉兆啊。”于是请求朝廷让他担任凉州刺史。公卿大臣们也推举张轨,认为其才干足能统辖远方。
永宁初年(公元301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当时鲜卑族反叛,盗匪纵横州里,抢劫财物,张轨到任后,立即予以讨伐,剿灭盗匪,斩首一万余人,于是张轨威名大显凉州,教化施行于河西。张轨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左右得力谋士,征召九郡贵族子弟五百人,建立学校,开始设置崇文祭酒,其地位和别驾一样,春秋两季实行以射选士的礼仪。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里观测星象,聚在一起说:“天下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