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在她的发丝、她的额头上,直到漂亮的眉眼和润泽的唇角,宛如照在大理石上。
就像你无法参透路边的野花野草到底在想什么,你也无法读懂这个人。
你看不出她在你的眼里看到什么,也看不出她透过你又看到了什么。
这女人……都不会难过的?
还是说,就连她也遑论何为人情吗?
她不是一直都很关注这两个人的么?
赞迪克沉吟。
是他判断失误,却也在预想之内。
少年即刻收起之前的表演姿态,恢复往日沉静的模样。
紧接着,他拿起摆在手边的文件,随手记下感想:
1 预想属实:情感阈值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语言的外部刺激未能生效。
2 不过,单个个体的数据是不准确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模组的观察,需要更多的实验者加入。
望着赞迪克随手写出来的笔记。
忽然,黑发少女笑了起来。
就像一片花瓣点进了无风的湖泊里,涟漪潋滟,轻柔而娟丽。
她伸出手,漂亮白净的掌心凝结出了一滴水。
悬浮于手心之上的这颗水滴。
明澈到仿佛能映出天光云影。
少女柔声说:
“赞迪克,你知道《一滴水》这个童话故事吗?”
“……”
赞迪克眉头微微蹙起:“哥伦比娅,我是一名帝利耶悉,不是三岁小孩。”
少女点点头,讲述起这个故事:
【从前有位老人,他认为所有东西都有最好的部分、并想将其从中抽取出来。
有一天,他从某个沟里取出了一滴水。用放大镜观察起这滴水。
在这滴水中,无数小生物不停地活跃,它们甚至互相撕扯、互相吞食。】
“这开头就让人听不下去……”:赞迪克心想。
于是,他开口反驳道:
“放大镜的曲率和折射率顶多30倍。观察微生物得用显微镜。”
哥伦比娅附和性地鼓起掌:
“真厉害呐,赞迪克。那我继续了。”
这哄小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