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太守那,说了在桃花源的奇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居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通往桃花源)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嗯,你说的故事很有意思,给你一说,这里倒真的是桃花胜境,只是一路都没有桃花。
不错,这也只是一种比喻。
比喻什么?
比喻,啊,到了,见了他们的的首领回头再跟你说吧……
啊,是,是你?当李克邦带着随从走进一排竹屋时不由目瞪口呆。
是你?闻者也发出惊讶声,但一会就平静下来,似乎这里本就是超凡绝俗的世外场所。
李克邦见到的人是谁呢?却原来是吴国英。
当年在兰陵城破时下落不明,想不到却是跑到了这里。
齐国是你支持的?李克邦坐下后也不费话,主奔主题。
没有,我早已不管外面的事,只求心灵的宁静。
是吗?那他们为何仍奉你为领袖?
领袖?
就是首领的意思。
那是以前的事,如今大概也只是精神上的。
精神领袖?嗯,倒的也道理。你真的不理世事了?
当然是真的了。自从我离开楚国后来到这里就已讨厌了战争。即使征服竹坞也是为了不再打仗。
是吗?那他们如今大量的出卖武器你知道吗?
我说了,自从我进了这僻静山谷就不再管他们的事了。但他们也要吃饭,这是扩展财源的一种方式。
那如果我告诉你,他们如今支持的对象反对的却是你的侄子项羽呢?
项羽?嗯,不管是谁我也不理,当年项梁不听我的话坚持要再出山时我就下了决心。
是吗,那好,那征服竹坞的事就我们自己来办了。是了,你可再告诉我一事吗\/
什么事?
就是当年你家传的吴子兵法你后来给了别人是吗?那个人是不是叫韩信。
韩信?我不认识,我是给了别人。不过是给了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