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79开始我有话要说 > 第449章 访问(2/3)
高机密状态,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计算机的从一开始就在积极民用化,苏联的计算机从研发开始就是有军事和战争方面的需要。

    这也是苏联计算机必然大型化的原因,因为相比于制造相对简单造价更加便宜重量轻能耗也更低的晶体管,苏联则选择了防电磁干扰性能更强的二极管。

    他们从一开始就在考虑,如果核战争爆发,晶体管抵御电磁干扰的能力太弱,而与晶体管不同电子管的抗干扰和可靠性就很强。

    苏联在电子管领域的技术能力不可谓不强大,要知道电子管小型化就是苏联的功劳。

    要不是接触过老式计算机,肖卫国竟然从来不知道最老型号的电子管竟然跟玉米棒子有的一拼,怪不得老式计算机动不动就说几层那么高,几十几百吨那么重,几万根玉米棒子装在铁框架里想不巨大怎么可能?

    而苏联把玉米棒子大的东西后来改进到了花生米大小,可对见惯了纳米级产品的后世人来说花生米真的很小吗,那同样是芝麻粒与大别墅的区别好吗。

    尽管后来电子管还能做到更加小型化,可它终究不可能做到纳米级别,所以苏联从一开始就点错了科技树,在这个赛道上他们跑的越远,错的也就越多。

    有道是车大难掉头,当西方进入集成电路时期的时候苏联就已经发现自己的电子管进入了死胡同。

    苏联计算机的失败不仅是科技路线的选择问题,其中来自体制僵化和高层不作为不支持也有很大的原因。

    苏联最优秀的计算机采用的是三进制,而后来所有的计算机全都是二进制,这又是另一个不同之处,都说是三进制三进制比二进制更优秀,可传说是传说,除非它真的有一天能在现实世界里对二进制计算机进行碾压,否则一个注定失败的产品,再多高深的理论也只是空谈和妄想。

    肖卫国在参观完一些学校里的设施后又受邀在一个阶梯教室里进行了公开演讲,演讲中肖卫国先是大谈西方某些科技的领先,又讲到了他和他的祖国对苏联以及整个苏维埃的积极认可,随后他话锋一转又讲到了中国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中国领导层和全体国民对市场经济的积极应对措施,接着他有讲到了一些改革开放后的好处与坏处,对党和全体国民的考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