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吹填驱动装置,以及强大的动力能源系统。
而且八条触手在水下作业,却相互不受干扰,彼此配合完成任务。
这说明这套设备具有极高的智能,仿佛有了生命的钢铁怪兽,所有部分都能相互高效协调。
“一套这样的设备,每天可以挖掘和吹填18亿立方米的土方,10年就是180亿立方米。
而将现有的黄河水道扩大10倍,需要挖掘的土方量为800亿立方米,只需要40台这种设备,1年多时间就能干完。
实际上我们会根据降雨量情况,对黄河水系进行整体逐步扩容。
这样既不会造成洪涝灾害,又不会导致水位过低,对沿线生态造成影响。”
虽说宋晓蓉的估算有点简单,但道理没错,起码说明能够按期完成河道疏浚工作。
“虽然我对你们的技术感到佩服,但黄河每年的泥沙量非常大,如果仅仅是疏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所以在疏浚之前,还需要对黄河上游泥沙冲刷区域进行水土保持作业,让尽可能少的泥沙被冲入黄河水系。
这个工程量同样不小,你们又如何解决?”
听到一位领导这么问,宋晓蓉自信道:“我们对水土保持工程更加有信心。
我们准备投放一些生命力极强的草本植物,只需要通过空中播撒,短时间内就能生根发芽。
只要植被茂盛,就能有效减少地表泥沙入河的量。
而且这些草本植物,对土壤的改造效果非常明显,只需要3年时间,就能将黄土地改成黑土地。
然后我们再进行乔木种子播撒,让泥沙入河区域被森林所覆盖,这个过程同样只需要3年就初见成效。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上游沙漠和沙地,以及黄土高原的黄土,只需要解决这里的水土保持,就能从根本上遏制泥沙入河。”
众人听完宋晓蓉的讲述,这才想起天道基金在生物技术上的实力。
宋晓蓉既然说能拿出这样的植物,那肯定能拿得出来。
“既然技术上没问题,那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百姓如何安置,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肯定对他们有影响。”
听到有人提出这个问题,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