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鹰机群顺利经过夜晚的湄公河边境线,抵达卫星地图标注点。
栗敢地区外围一处小山坡间,长长的空阔地带,这里是数日前敏熙搭乘的那架航班迫降之地。
机群通讯耳麦中,传来前出的两架铺路鹰侦查的讯息,
“hh60g鹰3,鹰4。
我已侦查前方卫星地图标注迫降区域,发现客机。地面无看守人员,可降落。”
剩余机群闻讯后,飞往前方此前迫降航班的空地降落。同时发出通讯回应,
“鹰收到,现已前往卫星地图标注点降落。”
铺路鹰直升机超过20米的机身长度,主桨叶范围也较大,让20架铺路鹰一起夜色中降落风险较高。
第一批八架陆续降落,舱门打开,一百多名战士,握持着手中武器装备,战术动作迅捷的离开机舱
每架铺路鹰两侧率先出机舱的四名突击步枪手,迅速战术单膝跪地在舱门两侧,他们将sg553短突枪托抵肩,
呈战术射击姿势,警戒着周围,掩护队友离机。
每一名战士的全覆盖式作战盔漆黑的目镜中间一道冰蓝亮线一闪而逝,随后又变为黑色。
他们装备的综合集成式全覆盖作战盔,根据环境实时切入先进数字增强夜视功能。
漆黑的夜晚环境,在他们面前,如同白昼般清晰可视。
夜灵c队副队纳塔莎,是一名冷艳的印欧混血女性,黑色长发已被她盘起,隐藏在全覆盖式超现代作战盔中
此时她果断且不容置疑的指挥着c中队,
“艾伦斯,命你带二十人,携带警戒装置,在周围武装警戒,保护机组人员。”
艾伦斯通讯耳麦中迅速领命,领着二十名战士,其中两人是腰间外骨骼支架上辅助支撑链接山地重机枪的重机枪手。
迅速在这片区域周围设防警戒。
一根根钛银色,顶部伞装部位一圈带红外发射装置的几十公分杆型装置,被他们安装在周围。
这些是主动扫描雷达与红外警戒探测装置。
当在数百米范围内,扫描到未携带有敌我识别装置反射信息的载具或人型生命体靠近,这些装置就会自动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