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东桦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步入社会工作也十七八年了,如今更是混出了一番成就,已经是“康泰制药厂”的中层领导人员,也属于骨干了,在为人处事方面,也圆滑了很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虽然现在“康泰制药厂”属于在售状态,但是这么大的厂子就算是易主换了东家,除了少有的几个高层管理者之外,其他人员大多数都会保留的,毕竟哪怕是从经济价值来考虑,重新再招人都是很繁琐也是很不划算的。
而且他们先前的老总还说了,这么多年他们为制药厂挥洒汗水,凡是任职十年以上的中层领导,如果是制药厂被人接手了,还愿意留在制药厂的,他会亲自在下一任的厂长面前给他们说好话,让他们升职;
如果不愿意留在制药厂的,就跟着他一起开创另一片田地,而且,凡是跟自己最初创业的元老,都会拥有公司的股分。
所以,像艾东桦这样的,在制药厂里属于中层以上的好多小领导们,到现在还愿意待在制药厂,为厂长效劳,等着领导带他们飞黄腾达。
听到许伯安的话,艾东桦说道:“好了,先不聊这些了,刚才我听人说,一楼的大厅内有人想察看制药厂的情况,貌似是有对我们药厂的收购倾向,那个人……不会就是你吗?”
众所周知,又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是常规心态,而一些连兄弟朋友关系都算不上的陌生同学,许久未联系时,忽然发现混得比自己还好,这是很扎心的,也是很不愿意被承认的。
本来刚开始艾东桦看到大厅里坐着一个人,在他还没有认出是许伯安之前,还是客气的问一句“那个收购制药厂的人就是您吧!”
没想到在认出眼前的人是自己初中的同班同学时,他下意识的就变换了语气,改成“有收购倾向的那个人……不会就是你吧?”
艾东桦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跟许伯安是同班同学,对许伯安的情况也很是了解,他还记得,有一次学校让学生填写资料时,其中一栏要填父母的职业,当时,艾东桦、是许伯安的邻桌,无意间看到了许伯安填写的内容,在父母职业那一栏都填写的是“无业”。
那个时期,因为许伯安父母所在的县农机厂刚刚破产,除了所谓的善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