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八回 李世民成婚涿郡城
正说到窦氏夫人病倒在了涿郡。这一场病来得急、来得凶、来得猛、来得重啊,一天不如一天,医药枉效,是奄奄一息呀。
次子李世民衣不解带、亲尝汤药在母亲病榻前照料。
母亲窦夫人最喜欢自己这个二儿子呀,认为二郎和其他几个儿子都不一样,这孩子未来必有出息呀!“可惜呀可惜,为娘我等不到那一天了……”
“娘啊,您放心,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呢?生病,咱就治!好好将养。咱这涿郡医疗条件这么好。燕王千岁专门给娘您请的最好的大夫。您放心将养,一定会好的。”
窦夫人摇摇头:“世民呐,二郎,你不用宽慰为娘啊,为娘大限已至。人总归是有死的,我并不害怕呀。但为娘只想在死之前能够看到二郎完婚,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说:“窦氏夫人为什么这么着急?要看二郎李世民完婚呢?”窦氏夫人有远见呐。一看,现在这个天下呀,大隋王朝够呛啊。隋王朝如果撑不住了,接下来不知道是哪个门阀士族当政啊。不知道是谁当政,但是知道的一定是个门阀士族。像天下这些农民起义一样,成不了大事,根子太浅。那么对于我们老李家,我就得考虑考虑了。老李家是陇西贵族啊,光这一个族能不能经得起改朝换代的风雨呢?如果是给我们老李家多找几座靠山,或者说多找几个门阀士族捆绑在一起,抱团取暖,也许能够渡过乱世啊。长孙姑娘那就是一座非常好的桥梁啊。她本身乃是北魏氏族,她的舅舅、她的娘家乃是渤海高氏着名的衣冠右姓啊,乃是北魏、北齐的士族啊。把长孙姑娘娶过门,无疑等于把渤海士族高氏连同长孙氏这一个北孙氏族都被拉拢到我陇西李氏身边。换句话说,把他们都牵到了我关陇集团当中,对我们老李家无形当中起到了保护作用。另外,窦氏夫人真地喜欢长孙姑娘——你别看这小妮子还不成人呢,也就是十二三岁。哎呀,非常的聪颖啊!问题是人家这个聪颖不是外在的,是内在的,不会表露在脸上啊。而且,又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呀,这是一位贤妻良母似的女孩子呀。如果说嫁给我的二郎,是我二郎的福分呐。既然两家已然联姻,何不赶紧地把这事给办了。所以,窦氏夫人难以瞑目,就想着能不能把二郎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