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老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虽然不如秦国老卒,但数量上有着绝对优势。
秦军一方占据地利优势,据寨而守,可惜营寨毕竟被攻破过一次,不少地方有着漏洞。
赵军则如同洪水源源不断的顺着这些漏洞涌入其中。
白起见此,心知无法久战,就算全歼了眼前的赵军,其后定然也有其他部队。
他索性对自己的副将下令道:“我令八千老卒垫后,你们其余人速速逃入太行山中,只有那里才有一线生机。”
副将痛哭道:“将军,不可啊!”
“将军一人身系国家安危,哪怕我等尽皆殒命于此,只要将军还在,来日定然可带着我等的尸骨,重归关中。”
如今仅存的数千大军高呼:“还请将军来日,带我等重归关中!”
白起眼中充血,这是他生平仅有的惨败,也是他一生的耻辱。
他看着众军道:“他日夷灭赵国,我定然来寻诸位!”
说罢,他含着泪突围而去。
修为达到二阶的他,在这等特殊地形之下,可说是如履平地。
赵括的的大军如今也不过只剩不足两万,想要在重重阻拦下留住白起,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虽然白起觉得自己败了,但仅凭两万人就斩杀赵国新兵五万,又留下赵国老兵三万。
放在七国的任何一处,都可以说是大胜。
可白起只觉得这是自己的耻辱,当他夜宿太行山中,静坐复盘的时候。
种种的不协调、不合理慢慢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第一:为什么我一直坚信赵军的粮草存放在大粮山?”
“第二:为何我会一意孤行,实施奇袭绕后计划,即便赵军主力仍在长平关中,奇袭的条件并不成熟?”
“第三:赵军为何会放弃王屋山一线的巡查,让我可以轻松的摸到大粮山范围?”
“第四:大粮山周围为什么会有赵军埋伏?”
“第五:埋伏的赵军为什么知道我的行军路线,而且时机非常巧合的截断了我的后路?”
“第六:赵军的主力在围剿我,那长平关的主力又是哪来的?”
重重疑点之下,白起只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