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热闹的城市才是我应该奋斗的地方!”
郭向北长长吐出一口气,像是吐出积郁埋藏在心底的所有遗憾和自责。
他环视一双双若有所思的眼睛道:“既然我们都想回家,那就不要怨天尤人。去努力,去变强。四人榜被打倒后,这两年政策一直在往对我们年轻人最有利的方向转变,去年开始恢复高考,全国都在恢复生产,大量工厂开始招工。这些都在给我们青年一代创造回城的机会,只要大家有所准备,回城并不遥远,或许,就在眼前。”
听到这话大家眼神一下子就变了,各个眼中闪着希冀的光芒。
王济民突然说道:“向北同志,你说的大家都知道,也经常讨论。但是去年参加高考之后大家都知道太难,竞争又大。许多人连初中都没上过,短时间这条路走不通。而且每个人只剩下三次参加高考的机会,所以今年才七个人报名。你现在上了班,接触的人多见识也广,你帮大家分析分析,还有什么办法能回城。”
众人纷纷点头,虽然说高考对知青并不设学历限制,只要有信心就能报,但是这里有信心通过高考回城的连一个巴掌都不满。
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郭向北想了想,道:“我和你们都一样,多年来就在这方圆不到一百公里转悠,甚至还没你们去过的地方多。不过最近看了不少报纸,了解的政策动向可能比你们多一些,有点个人看法,你们愿意听,我就说说。”
“先说招工,就近而言这片土地厂子小,单位少,土生土长的都安排不过来,到你们这里名额就更少了。
最大的希望还是在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和沪市。首都就不用说了,周围工厂云集,几万、几十万人的大型工厂比比皆是。
沪市作为一座重型经济繁华的对外窗口城市,去年的经济生产总值就占了全国经济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其生产能力和工厂数量可想而知。我在报纸上看到好多工厂快速恢复生产,很缺人。而这对我们是最有利的。因为这里在坐的不是来自首都就是沪市,具有进厂的先天优势。
想通过这个渠道被招工回城的,我这里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写信给家里,让家里帮忙找门路。这个办法我估计大多数人都用了,但是由于兄弟姐妹众多或者其他原因,家里很难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