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一名知青来讲无疑是“宣布死刑”,仅是流言蜚语,就能令她无法抬起头来做人。
当地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林巧玲也不敢跟领导说,她眼看着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想要将孩子打掉几乎是不可能了。
这可愁坏了她,无奈之下,她只好去找榆树屯子的马兰香。
马兰香是她们在一起修河堤时认识的,两人因性格相投、爱好一致,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可是,马兰香远嫁给榆树屯子的赵家,离这里大约有三十多里地。林巧玲便用一天的时间,徒步来到榆树屯子的赵家。
马兰香面对着林巧玲怀孕的紧急情况,便跟丈夫商量给林巧玲提供生产场地,并愿意为其帮助抚养孩子。
随后,马兰香和丈夫把房山的偏房收拾一下,供林巧玲当产房和居住。
有马兰香夫妇的鼎力支持,让林巧玲感动不已,在马兰香的悉心照料下,林巧玲腹中的胎儿逐渐成型了。
然而,马兰香的老婆婆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把她们两个人的计划打乱了。
一天, 婆婆来到儿媳妇的家,看见一个陌生女子腆着大肚子正在院子里踱步呢,才知道这个女人叫林巧玲,要在儿媳妇家里生孩子。
这可气坏了婆婆,在她看来,林巧玲未婚先孕,孩子的父亲不知是何人,这是典型的伤风败俗。
如果,儿媳妇马兰香将收留林巧玲在赵家偷偷的生孩子,势必会引起街坊四邻的非议,甚至会影响到儿媳妇和儿子之间的感情?婆婆不同意的说:“儿媳妇呀,这样不太好吧!一个不明不白的女人……来咱们赵家生孩子,成何体统……”
就在马兰香婆婆的百般阻挠下,林巧玲不得不搬出马兰香的家。
可是,林巧玲已经怀胎十月,即将到达生产日期。
心地善良的马兰香,哀求的跟婆婆说:“妈妈呀,她太难了……就可怜、可怜她吧?”
婆婆说:“败坏了家风!你可怜了她,谁来可怜咱们赵家呀?她怀的是个野种……连孩子的爸爸是谁,她都不知道……”
“妈妈,她是有男朋友的呀?刚刚应征入伍。如果,把她的男朋友说出来……那他当兵就走不成了,会影响人家前途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