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了。”
王瑾神色不变:“路上缺粮,正好经过荆州,就顺道去了一趟南阳郡。”
郑宸眉头未动:“我在回途中遇到一伙流匪,有几十个士兵受了伤。去南阳郡修整几日。”
得了吧!你们两个什么心思,谁还不知道啊!
李博元心中哂然,面上却未流露,只笑了一笑。
一旁的高凉王世子姜颐笑嘻嘻地插嘴:“快些说说南阳郡到底是什么样的?”
太和帝也笑道:“朕不能离京,也没去过南阳郡。你们说来给朕听听。”
郑宸出人意料地没有争抢,将表现的机会留给了王瑾。
王瑾半点没客气,张口说了些南阳见闻。着重描绘了南阳郡百姓安乐富足的一面,对崔渡的田庄更是赞不绝口:“……崔渡此人,确实有大才。臣在田庄里,见到了改良后的各式粮种,见到了在冬日也能长势良好的蔬菜瓜果。”
“南阳郡有今时今日,崔渡要居首功。”
这年月,有余粮才有充足的底气。
郑宸淡淡瞥王瑾一眼。
王瑾心想你看不看的,我也得说实话。情敌是一回事,崔渡有大才是另一回事。
李博元和姜颐听得好奇,连连追问。王瑾便细细说了一回。
太和帝不知想到了什么,忽地长叹一声:“你们两个刚回来,还不知道吧!韶华堂妹写奏折为崔渡请封,朝堂里为此事争论不下,朕头痛得很。”
郑宸不失时机地刺王瑾一回:“想来是丞相大人不肯点头了?”
此事太皇太后不会反对,太和帝也乐意。如此一来,太皇太后党羽都会支持。持反对态度的,当然就是王丞相一党了。
太和帝下意识地看王瑾一眼,略一点头:“王丞相以为,崔渡确实立了功,朝廷可以破格封一个子爵。”
“韶华堂妹前些日子又上了奏折,说愿意捐赠十万石军粮。又在奏折里言明崔渡的功劳,足以封侯爵。”
侯爵?!
王瑾一愣,反射性地接了话茬:“崔渡还没成年,封侯爵是不是太过了?”
郑宸目中闪过一丝幽暗,淡淡道:“朝廷不封这个侯爵,南阳郡的十万石军粮是不是就会成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