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84章 被逼干活(2/6)
会议室,这边又在吵架,不过这次换了另外一个话题——公田。

    是这样的,大周的军队制度为募兵制,为了避免军队的粮饷受文官的钳制,太祖搞了一个公田制度。每个军镇根据实际人员规模,有相应数字的公田。土地归朝廷,产出由军镇上下共同分配。

    好好的商议接待带英使团,怎么吵到了公田上呢?原因也很简单,接待使团的费用问题引发。

    这钱应该谁出?梁道远主张户部与内帑共同分担,郭衍站出来反驳,认为这钱应该是户部出,不能什么事情都找内帑出钱。

    尽管皇帝不在场也一点不耽误郭衍拍马屁,这厮还是很清醒的,知道一旦他离开了皇帝的支持,内阁大臣肯定坐不下去。

    这就是郭衍走捷径的下场,因为走捷径,导致文官们对他非常不屑,阁老又如何,我不买账。

    郭衍处心积虑的培植党羽,奈何大多数文官自诩【傲骨】,不肯加入他的阵营,个别官员无所谓【文人傲骨】,只要能升官就好。这类人在朝中属于极少数,依附郭衍暂时升官快,天花板却不高。郭衍没得选,只能拼命往上爬,等他坐到次辅了,他就能管吏部的事情。到时候才能轻松的提拔自己人,所以郭衍与梁道远天然的不对付。属于必须处之而后快的性质。

    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后果,就是越扯越远,郭衍直接搬出山西巡抚与布政使的案子,睁着眼睛说瞎话,指控这俩不但侵吞军镇公田,同时放任地方士绅勾结军镇官员侵吞军镇公田,给开中法的坟墓加了一铲又一铲土。

    为何盯着山西巡抚和布政使不放呢?这不是巧了么?山西巡抚的座师就是梁道远,布政使的座师是孔照。

    这么说吧,能进内阁的,好歹是干过主考官的,郭衍也干过一任乡试的主考官。

    郭衍还非常聪明,他没去点大同与云州官员的名,这就等于没有插手案子。

    其实山西两位官员的案子,皇帝已经定性了,判决都下了。郭衍揪着不放,就是在胡搅蛮缠。

    贾琏进来打断了两人的争吵,看了两人一眼后,默默的走到位子上,开始动笔写接待使团的章程。

    以前接待使团的章程是老章程,贾琏必须精心准备,将自己的新章程定下来并沿用今后,也算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