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住了,有道理啊。
郭衍反问一句:“如何保证民办质量?”
贾琏冷笑着看着他:“郭相,商人还敢糊弄官府?公平交易就是官府对商人最大的优待了。”
宁克也问了一句:“如何确定产品质量没问题,总要有个标准吧?”
贾琏反问:“宁相懂炼钢啊,还是懂炼铁?反正我是不懂的,都是相信下面的工匠,他们说好,那就是好。”
没人再出来对线了!
林如海:“那便官办,大不了专设御史,加强审计。”
潘季驯:“还是民办的好。”
问题又回来了,到底是官办还是民办,承辉帝与张庭恩交换视线后,张庭恩道:“内阁投票!”
投票结果很快出来了,二对二,林如海和郭衍投了官办,潘季驯与宁克投了民办。张庭恩的一票将决定结果。
张庭恩没着急投票,而是提问:“贾琏,你觉得哪种好?”
贾琏笑道:“其实都可以,学生只要质量合格,产量足够的钢铁。”
承辉帝在心里默默的骂一句:滑头。
真不是滑头,其实真的都可以,关键看做事的人。
大周不是没有民办的铁厂,比如苏钢很出名,名声却是民办铁厂打出来的。官方在江宁的铁厂,并不比遵化铁厂好。
张庭恩是了解贾琏的,所以他知道贾琏真的说了实话。
沉吟再三,张庭恩最后开口:“那便民办!有一点必须说明,事先关于遵化铁厂的价值,必须严格审计,不可使官方铁厂出现损失。”
这个说法,现代有个专有名词,国有资产流失。
事情定下来了,郭衍又提出新问题:“现有官员,如何处置?”
张庭恩狠狠的瞪他一眼:“查!有问题的罢免,没问题的换岗。”
林如海则道:“如此一来,必然导致铁厂停产,研发司所需原材料,缺口如何满足?”
这个话不是反对,而是为贾琏打补丁。耽误了军方的装备,贾琏也是有责任的,林如海提前给贾琏免责了。
贾琏淡淡道:“此前遵化铁厂不能满足需求,研发司已经有外购的先例,大不了加大外购数量。说句不好听的,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