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贾琏过往战绩太辉煌了,就没人觉得,贾琏这次会打不赢。
随着贾琏奏折的公开,似乎一夜之间,官员的意见统一了,注意力全都被拉过来了。
内阁这边则悄悄的动手,调整河南官员。进入承辉十四年十一月,三司更换,进入十二月,开封、洛阳、郑州等上州知府,全都换了人,下面的知县,也换了十几个。这种大规模的调整,就不可能不引起注意,但是人们的注意力都被贾琏吸引了,有人嚷嚷却没有太大的反应,火苗还没烧起来,就自己熄灭了。
“南下,南下,建功立业,正当其时!”
酒楼里喝多的酒鬼们在大呼小叫,食客们面带微笑的看着这群年轻的二傻子。
有生之年,京城里总算能看见点精气神了。
连续接到求安排子弟的书信,贾琏不胜其烦,直接写了一封信给王熙凤,快船送往京城。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一个意思,要来可以,但是不管谁家的孩子,只能从小兵干起,在贾琏的麾下,出身没用。
也就是说,想来镀金的想想清楚了。
这封信打消了很多人的念头,但还是有几个人来了,比如陈瑞和牛继宗,都把孩子送来了。
这两位附信一封,就一个意思,孩子随便管教,不听话腿打断了丢南洋自生自灭。
看完信的贾琏,沉默的看着面前站着的两个小青年,其实他们与贾琏是同龄人。
“陈东,牛耀祖,南洋瘴疠之地,你们不怕去了回不来?”贾琏平静的问,这俩坚定的回答:“我等皆庶子也!”
贾琏点点头,收到,明白。庶子嘛,不想在京城摆烂,想出来搏一搏。
“水师需要长时间学习和适应,你们已经来不及了,去南洋陆军第一镇,从小兵做起没问题吧?”
两人坚定的点点头:“尊命!”
贾琏也不多废话,直接给两人送去了军营。这俩在京中也在军中混的,还有半年的时间,应该能适应的了,适应不了就滚蛋。
就在贾琏紧锣密鼓的最后准备时刻,承辉帝下了一道旨意,两广代总府广东巡抚贾琏,总领南洋事务,赐尚方宝剑,准便宜行事。
这都不算惊人的,令人震惊的是,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