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明华,你是不是参加茅盾奖评委会的会议?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余桦插话道。
“对,开了半个多月,一天不活动坐的人肚子涨,这不开完了到处溜达溜达。”方明华笑道。
余桦哦了声没说什么。
“余桦,你怎么不问问我开会内容?”方明华半开玩笑半认真问道。
“我听说你们有开会纪律,有些内容是不能公开的。”余桦回答道:“再说了,反正公布的20部小说里又没我的,只是可惜你写的那部《钢的琴》。”
“谁说没你的?我给你透露个消息,你那本《活着》已经被纳入评委会委员们阅读的书籍范围了。”
“真的?!”余桦顿时瞪大小眼睛,连旁边正在逗儿子的陈虹也有些不可思议。
纳入评委会委员阅读范围,那就意味着和其余初选的20部小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有获得茅盾奖的可能!
“明华,是你推荐的吧?谢谢,谢谢!”余桦激动的语无伦次。
“不用谢我,是你写的好。”方明华说完又提醒道:“不过你也别高兴的太早,这只是我的推荐,最终能不能获奖那可不是我说了算。”
“呵呵,能进入终评环节,我就满足了,至于获奖想都不敢想。”余桦说道。
“那不一定一切皆有可能。”方明华说了句,又想到什么:“余桦,你这本《活着》我想翻译成英文到美国出版,你同意不?”
“我同意。”
这不是方明华第一次将余桦的小说推荐到国外发表,所以他很痛快的答应。
“那行,你写个委托书签名给我寄到西京,别的你就不用操心了。”方明华说道。
余桦连声表示感谢,陈虹又邀请他去他们家玩。
“不用了,好不容易过着周末,你们还是带着孩子好好玩,下次来燕京我再去你们家。”方明华笑着说道。
告别余桦夫妇,方明华继续在什刹海游荡。
现在,余桦正处于创作鼎盛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那就难喽。
方明华从什刹海回来,第二天又去史铁声家坐了坐,既然来京城,关系好的都要去看看。
还有海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