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先生,鉴于网上销售图书发展如此迅猛,ashley press打算也建立网上书店,不过和亚马逊不一样,主要是销售ashley press出版的书籍。”黛米提出自己的建议。
“可以,你是社长,这些都是在你职权范围之内。”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黛米很高兴。
在方明华这种老板手里干活实在是太舒服啦,他几乎都是甩手掌柜,任由自己折腾。
“明华先生,我向你详细汇报这一年我的工作。”黛米刚要去桌子上拿汇报材料,却被方明华制止住。
“不用,你在邮件里已经说的清楚,你就说说最近的工作,特别是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ok,明华先生,你给我来你们国家余桦写的那部《活着》,经过加州大学翻译团队翻译成英语后,我和编辑部的同事都认真阅读过。”
黛米说道。
“怎么样?”
“如果从文学角度上讲,这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小说,但如果从销售角度说,我还是要多少一句话:经过我们评估销路不会好——甚至会亏本,因为书中所讲的故事,一般美国人不感兴趣。”
方明华听了并不在意。
“这个我预料到,纯文学嘛该出版就出版。”
方明华的态度,黛米并不感到意外。
她想起那李丽的表姐,那个外表冷艳的女子在她担任社长职位的时候说的一番话:
“黛米女士,你知道“ashley press定位是什么?”
“努力做成诸如如西蒙、兰登书屋那样的大型出版社!”黛米回答道。
“不,不。”宋棠棠摇摇头。
“我不知道丽丽告诉你没有,”ashley press并不是出版版畅销书——中国国内优秀的严肃文学要占将来出版的很大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是往往销路不好甚至是不赚钱的,而你就是尽最大可能,在这些看上去不可能赚钱的书籍上赚钱!这才是你真正考验你能力的地方!”
文化输出!
黛米立刻明白了。
现在中国人也开始搞这个了啊。
现在,这本《活着》就是其中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