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多少仁人志士梦寐以求却又难以实现的理想,大将军却敢率先尝试,这份勇气与担当,亦是令人钦佩不已。”
“至于改组都察院和推行考成法,更是直击官场积弊,让那些尸位素餐、贪赃枉法之徒无所遁形。”
“这一系列举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每一项都关乎着大汉的兴衰荣辱,若非有大才之人,如何能构思出如此宏伟的蓝图?”
程忠听得是心潮澎湃,本来,他投降苏曜,更多还是形势所迫,如今听郭嘉这么一说,心中顿时生起一丝敬仰之意。
他站起身来,对着北方拱手行礼:
“大将军真乃当世奇人也!程某今日才知,自己之前对大将军的认知,实在是太过浅薄。能效力大将军麾下,实乃程某三生有幸啊!”
“是啊,能追随大将军,绝对是我等之福。”
郭嘉一边踱步,一边晃了晃手中酒葫芦,点头道:
“如今,我等肩负查办弘农杨氏案的重任,办好此案,这不仅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大将军信任的回应!”
“杨彪倘若敢在科举考试中动手脚,那便是他自寻死路,我们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还朝堂一片清明!”
见郭嘉话归正题,程忠也是重重点头:“都御史放心,程某定当全力以赴!”
“不过这科举考试事关重大,杨彪若要动手,必定极为隐秘,我们又该如何察觉呢?”
随着话题深入核心,郭嘉停下脚步,沉思片刻后说:“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布局了。”
“科举考试的考官人选,朝廷尚未公布,但杨彪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他肯定会想尽办法安插自己的人进去。”
“故而,我们可以先从考官的选拔入手,密切关注那些与杨彪关系密切的官员,看他们近期的举动是否异常。”
说着,郭嘉走到桌前,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
“这些人是我之前重点考察的目标,他们都是杨彪的门生故吏,平日里与他来往密切,此次科举,极有可能成为考官。”
“我们必须要安排人手,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他们有任何违规操作的迹象,立刻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