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参加武昌乡试,受到主考官湖广巡抚顾东桥的高度赞赏。”
“顾东桥将自己的腰带和钱赠予张居正,并预言他日其必定能身佩玉带,但顾东桥为磨炼张居正而故意使其落榜。”
“1541年,嘉靖二十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
“湖广巡抚顾东桥对张居正非常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
“并嘱咐张居正,希望张居正能够树立远大的抱负,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顾东桥:当初一见张首辅,本官就知道张首辅有将相之才,果然不出本官所料。
那时张首辅还没有参加乡试,他就已经听说过张首辅的大名。
等张首辅来武昌参加乡试,他特意把张首辅找来谈话。
经过一番交谈,传言不虚,张首辅确实名副其实。
但他深刻的明白,一个少年天才过早地成为举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哪怕再好的一块璞玉,也需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绝世珍宝。
他非常看中张首辅,不希望伤仲永的遗憾再次出现。
也正是抱着磨炼张首辅的心思,他才稍微施加手段让张首辅落榜。
张首辅第二次参加乡试时,他惊喜的发现张首辅的才华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正因为有了三年的磨炼,张首辅的造诣更上一层楼。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以优异的成绩高中二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历朝典章制度,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夏言夺得首辅之后被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