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朕认为除掉和珅是非常必要的。
父皇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花费相当惊人的,个人开销也相当大。
而和珅在这方面恰恰满足了父皇的这种需求,这也是和珅讨得父皇特别宠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过大臣弹劾奏参和珅的,事情都被父皇压下了。
可以说父皇很看重和珅,很信任和珅,也有些离不开和珅,所以才庇护着和珅。
哪怕是在父皇临终之际,给他留下遗言切勿杀和珅。
但他对父皇的遗言并没有听从,最终还是选择除掉了和珅,这是他在政治上考量的结果。
和珅在乾隆年间仗着父皇的宠幸,贪得无厌,专横弄权。
甚至还暗中培植自己的权力网,试图将他这个新皇架空。
而且和珅曾在他面前展现出极端的傲慢和不敬,完全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甚至还越过他奏请父皇来为自己谋取爵位,他对和珅的仇恨早已根深蒂固。
再一个就是他正式掌权后,国库已经变得空虚,急需充实财政收入。
而和珅贪污严重已是人尽皆知,他希望通过抄家和珅的家产来填补国库的空缺。
他除掉和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维护皇权。
他作为新皇帝,需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展示决断力和皇帝的威严。
而打击权臣和珅可以让他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从而稳固政权。
所以他除掉和珅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是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
“在没有对手的政治格局里,最容易滋生的便是统治者的盲目自信和固步自封。”
“但在统治者的视野之外,变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主题。”
“在嘉庆、道光和咸丰皇帝执掌清王朝命脉的六十年里,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英国一跃成为占有世界陆地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庞大帝国。”
“通过一系列战争、购买、兼并等手段,新成立的美国的领土也从大西洋西岸扩展到了太平洋东岸。”
“已经将世界瓜分殆尽的欧洲强国,开始将目光移向亚洲东部最后一片完整的大陆。”
“即将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清统治者们,却没有他们祖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