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34章 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3/14)
不得不多次往返于军机处和养心殿之间。”

    “职务的便利为军机大臣们带来了更多的权力,但在军机处草创之时,这样的权力却十分有限。”

    张廷玉:军机处的制度流程正是我制定的,如今看来效果很显著。

    根据他制定的制度,从雍正皇帝以后,遇有军国大事,皇帝就要召一墙之隔的军机大臣到养心殿面议。

    更加准确的应该说是有事则召,无事则免。

    而军机大臣在耳提面命记住以后,回到军机处再进行起草、拟写。

    弄好以后,再送到养心殿,交皇帝审阅、御览、钦定。

    这一套流程下来,极大的方便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也让军机大臣的权力大增。

    “雍正四年,为了彻底解决西北地区的叛乱,雍正开始积极谋划征剿准噶尔部。”

    “为了保密,雍正只同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户部尚书蒋廷锡等少数人秘密商议。”

    “在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后,开始向西北秘密调集兵马粮饷。”

    “因事属机密,办理了几年,内外臣民并不知晓国家将有用兵之举。”

    “直到雍正七年,大军将发,因不得不动用民力,秘密筹办之事才浮出水面。”

    “而雍正也正式宣布,在户部专门设立临时承办军务的办事机构军需房。”

    “随着战局的变化,前线战事吃紧,军需房的办公地点才被移到现在的位置,机构名称也改为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

    “在军机处初设时,这里只有几间比较窄的板屋,附近高大的隆宗门使得这里的光照严重不足,办公条件很差。”

    “到了乾隆初年,皇帝借着修缮宫殿的机会,下令将原先的板屋改建为瓦屋,军机处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尽管办公条件有所改善,但军机处作为临时办公机构的性质却并未改变。”

    “在很长时期内,军机处一直没有被列入国家的正式机构,也没有被授予正式的国家最高政务机构的名义。”

    “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修订的记载清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书《大清会典》中,甚至没有军机处的名字。”

    “因为对于雍正皇帝来说,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