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王大臣会议也给朕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他们大清颇具特色的一种制度,议决的内容除了军国要务外,还有制定法规、处理王公大臣等。
即便他入关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仍然有很大的权力,严重制约了他的皇权。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要比他这个皇帝的权力还要大。
有时候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出来的决议,即便他这个皇帝再不满,也无可奈何。
“1643年八月,皇太极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去世。”
“在八旗诸王都有资格作为候选人的情况下,在朝中手握重权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将年仅六岁的顺治扶上了大清皇帝的宝座。”
“在清朝的历史中,第一次出现了少主重臣的局面。”
“手握大权的多尔衮和他所掌握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满洲八旗成为中原正统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对于年幼的顺治皇帝来说,多尔衮却成为了清廷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
“顺治四年十二月,在满汉大臣的请求下,多尔衮被允许不对皇帝行使跪拜大礼。”
“第二年十一月,顺治又晋升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十二月,三十八岁的多尔衮病故于河北滦平。”
“一位凌驾君主之上的权臣突然去世,却是年仅十四岁的顺治亲政的意外机会。”
“顺治把多尔衮的一系列罪状公之于众,清除了多尔衮的亲信,起用了被多尔衮罢免的大臣。”
“刚刚亲掌皇权的顺治皇帝,急需在制度上打破祖制的束缚,减少在决策上对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依赖。”
“但在已经日趋完善的议政王会议制度面前,年轻的皇帝并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已经成熟的明朝专制体制自然成为顺治皇帝不得不学习的榜样。”
“1658年,顺治下令在内三院的基础上建立内阁,试图将一个马背上建立的政权改组为一个稳定的文治政权。”
“但仅仅三年后,顺治就驾崩了。”
雍正:朕爱说实话,多尔衮虽然大逆不道,但不得不说多尔衮对大清有莫大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