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34章 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7/14)
善书的年轻汉族官员,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新的办事机构南书房。”

    “南书房原本是康熙皇帝读书的场所,而入职南书房的官员们每日的工作,便是陪伴皇帝讲今论史。”

    “尽管康熙曾多次告诫,入值南书房的官员们不得干预外朝处理的政务,但是有时也让他们参与特颁诏旨的草拟书写工作。”

    雍正对于顺治爷和康熙爹的事迹了解得比较多,因此可以深刻明白每一件事背后的用意。

    那时候顺治爷突然去世,新立的父皇年纪太小,还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很现实的就需要一些年老的大臣来辅佐。

    由于顺治爷汉化比较严重,满州的王公大臣对这一点很不满意。

    这些王公大臣会利用父皇即位这样一个契机,加强和突出王公大族的权力。

    而顺治爷给父皇指派的四个辅政大臣都是为大清出过大力的,也特意让他们四人制约议政王大臣的权力。

    只不过后来鳌拜嚣张跋扈,一个人大肆专权,危害皇权。

    所以父皇长大了之后,就把鳌拜灭了。

    父皇为了加强皇权,专门组建了一个南书房。

    入选到南书房的这些人,挑的好多都是一些文学水平很高的汉人。

    一开始就是陪父皇一起讨论学问,后来就逐渐发展到了让他们参与机密。

    所以从父皇中期以后,参加中枢决策的就有议政王大臣会议,有内阁,还有南书房。

    这三者既各有分工,又互相掣肘,最后的权力还是集中在父皇手里。

    “与皇帝的关系越亲近,手中掌握的权力就会越大,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对于皇帝来说,大臣手中权力的增长,就是对帝王皇权的削弱。”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是雍正皇帝亲笔手书的一副对联,从中便能够感受到他对集权的渴望。”

    “1722年,当四十五岁的雍正走上皇帝的宝座时,已是清军入关的第七十八个年头。”

    “历经康熙皇帝六十一年治理的大清国,已初步呈现出盛世的局面。”

    “但二十多年实办政务的历练,也让这位正值盛年的皇帝十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