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42章 中日对赌国运之战(10/14)
反而向朝鲜半岛持续增兵。”

    “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示驻朝大使大鸟圭介,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六月五日,日本成立了一个以天皇为名义首脑,由日本军人精英组成的战时大本营,并制定了完整的作战方案。”

    “日军总目标是将陆军主力从海上输送入渤海湾,择地登陆,在直隶平原与中国军队进行决战。”

    “然后进攻北京,迫成城下之盟。”

    “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海军作战的胜负。”

    “所以,日军部署第一阶段,派遣一部分兵力进入朝鲜牵制清军,在海上与北洋海军进行决战,争夺制海权。”

    李鸿章:大清国的一个地区和日本的一个国家打仗,先天就处于弱势,甲午战争的战败也情有可原。

    他并不是想为北洋海军的战败找借口,而是事实确实如此。

    他们大清国建立的海军是孤零零的,并没有与之配套的近代军事机构。

    日本在明治维新改革当中,不光是军事的改革,而是全部一起改革。

    因此日本改制之后有联合指挥系统,而他们大清国就没有这个东西。

    中日甲午战争开打,整个日本是全国的总动员。

    军事总动员,陆海一起打。

    而大清国则是各个战区为战,两广总督不管,湖广总督也不管,只剩下他一个直隶总督来打日本。

    就这样的一个局面,甲午战败的原因也不仅仅只是北洋海军武器装备的落后,大清国没有举国之力迎敌也是一重大原因。

    “而此时的大清朝却是猝不及防地面对一场近代化战争,举国上下对于该不该打、究竟该怎么打,一片茫然。”

    “朝堂上一片嚷嚷,不少朝廷大员仍将日本视作不堪一击的小国,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对敌策略。”

    “李鸿章则试图求俄、英两国进行干涉,牵动日本动兵。”

    “然而,这一次,李鸿章的外交斡旋并没有换来实质性的支持。”

    “在军情和舆论的压力下,李鸿章租用英国汽船,在北洋战舰护航下向朝鲜增兵。”

    “七月二十五日,遭到日舰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