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即颁行诏书,开拓万里波涛,布皇威于四方,并为此着力发展海军。”
“一海相隔的中国,并非没有发展自己的海军。”
“早在1866年左宗棠任浙江总督时,就在马尾创建了福建船政局,也就是如今的马尾造船厂。”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这里率先引进西方的军事教育体制和内容,培养了一批中国近代的船政人才和高级将领,其中很多人都在残酷的甲午海战中英勇牺牲。”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立即作出反应,率兵一万一千名赴台迎敌。”
“在那场战争中,由于日本军队中疫病流行和战斗不利,日本政府不得不接受谈判。”
“在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调停下,中日于1874年十月签订条约。”
“清朝的软弱非但没让日本为其入侵行为受到谴责,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反倒让清政府为日本的侵略赔偿了五十万两白银,以换取双方的平安无事。”
“对于同样属于藩属国的琉球,清朝并未进行保护。”
“尽管从1872年起,日本一步一步地实行侵占琉球的计划。”
“琉球国王仍然坚持向清朝派出朝贡使团,以示对清朝宗主国地位的承认。”
“但在1879年四月,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成为日本的冲绳县。”
“从而吞并了琉球国,琉球最后一个国王尚泰被送往日本软禁。”
“对此,清朝应对无力,只能听任日本吞并琉球国的野心得逞。”
“1875年,日本派出舰队侵略朝鲜,同时派遣使者森有礼前往中国试探总理衙门的反应。”
“时任直隶总督大臣的李鸿章代表中方声称,朝鲜虽为中国藩属,但内政外交悉听自为,中国概不干预。”
“清政府这一软弱无知的态度,无异于同意日本的侵略。”
“1884年,朝鲜发生亲日派策划的甲申政变。”
“朝鲜国王在清军帮助下平定了政变,日本政府为此派出伊藤文前往中国,要求赔偿日方损失。”
“正忙于中法战争的李鸿章迅速妥协,于18